张金功,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北大学石油天然气研究中心主任, 国家自然资源部氦气地质专家组成员,《石油实验地质》、《油气地质与提高采收率》、《石油地质与工程》、《复杂油气藏》期刊编委。山东安丘人,生于1963年3月,1984年7月华东石油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勘探系石油地质勘探专业毕业,1987年7月西北大学地质学系石油地质勘探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西北大学地质学系任教,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曾任地质学系石油教研室党支部书记、教研室副主任,1995年晋升为副教授,2004年晋升为教授。2006年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
在教学方面,曾担任85级石油与天然气地质专业丁班班主任。主要为地质学系石油与天然气地质专业、地质学基地班本科生讲授《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国家精品课程),为硕士研究生讲授专业学位课《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进展》、专业课《油气成藏动力学》与《油藏地球化学》,为博士研究生讲授《油气勘探与资源评价进展》、《油气地质学前沿》、《油气成藏动力学进展》等课程。先后指导本科生161人、硕士研究生122人、博士研究生34人。2014年,获西北大学优秀教师奖。
在科研方面,以“非常规与常规油气藏(含富氦天然气藏)形成机理与分布评价技术”、“现代油气成藏机理与提高采收率技术”、“岩石及流体化学、物理特性与井筒评价技术”为重点研究方向,以中国东部济阳坳陷(拉张盆地)、中部鄂尔多斯盆地(克拉通盆地)及西部柴达木盆地(挤压盆地)及相关区域为重点研究地区,对泥页岩油气藏、致密砂岩油气藏、常规油气藏形成机制的统一性、分布相关性及其高效开发技术方法、以及氦气成藏机理与富集规律等进行研究,并把相关的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油气勘探开发生产实际。
先后主持国家973项目、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油气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国石化集团总公司重大基础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及中国石化相关油气公司、延长石油集团公司等研究项目46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检索12篇,合作出版专著4部。部分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二、三等奖各1项、厅局级一等奖2项、2等奖1项。
主要学术及社会贡献如下:
1、建立了含油气盆地统一驱动条件下非常规与常规油气藏成藏新理论及评价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5个方面:
(1)含油气盆地中烃源岩凹-隆组合构造是具有统一或相关驱动条件的油气成藏地质单元。统一驱动条件下油气在泥页岩中可进行较大规模的侧向二次运移,并可在断层-岩层组合构造泥页岩储集层中形成富集型非常规油气藏。
(2)泥页岩(烃源岩)与砂岩的岩性界面具备良好的储集性,泥页岩与砂岩组合型油气藏是重要的非常规油气藏类型,其储集层的形成与挤压或拉张区域应力场条件下不同岩性沉积后的塑性、弹性及破裂变形有关。透镜型、顺坡型、逆坡型与平坡型砂岩与泥页岩组合油气藏的成藏特点不同。
(3)断层-岩层组合构造是烃源岩上覆岩层或下伏岩层中常规油气藏形成的主要构造,逆坡断层-岩层与平坡断层-岩层组合构造是两种常规油气藏主要成藏构造类型。
(4)在烃源岩凹-隆构造组合单元中,常规油气藏与非常规油气藏有断层相关型与叠置相关型两种分布相关性类型。
(5)建立了含油气盆地中烃源岩凹-隆组合构造、断层-岩层组合构造、岩性组合沉积后构造变形、输导体系、储集层、盖层、油气运移、聚集、保存、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藏分布相关性及高效非常规油气勘探目标的评价方法。
2、依据所建立的油气成藏新理论和评价新方法对青海油田、长庆油田及胜利油田等所辖探区油气勘探的工业性发现进行技术指导与支持。
(1)为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发现东坪-牛东大气田及英东大油田,并在英西狮38、52、58、205、210井中发现日产超过500吨的高产非常规油气流提供了技术指导与支持。
(2)为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发现苏西、苏南两个万亿方大气田,并在河套盆地松5井中发现工业油流,实现河套盆地的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提供了技术指导与支持。
(3)为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在宁古3井太原组铝土岩中发现工业气流提供了技术指导与支持。
(4)为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在济阳坳陷邵平67侧、义页平1及樊页平1中发现工业性页岩油气流提供了技术指导与支持。
3、基于矿物成分的沉积岩分类及地层元素测井岩性、矿物解释方法及应用
建立了中国含油气盆地元素、矿物、岩性数据库,提出了基于矿物成分含量的沉积岩新的分类,建立了利用元素测井数据同步解释沉积岩、岩浆岩岩性的方法,以及沉积岩岩性和主要矿物含量的解释方法,并编制了解释软件。
该项成果在沉积岩、岩浆岩岩性同步解释及沉积岩矿物解释精度上优于国外同类公司,为中国石油集团测井公司“地层元素测井仪”的应用、推广及提高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提供了技术支持。
4、氦气成藏机理与富氦气藏相态研究及应用
提出渭河盆地盆地南部花岗岩区含氦地下水向盆地的运移及温差导致的热扩散是渭河盆地氦气成藏的主要机制,提出该区存在游离相含氦天然气藏。
该成果为国家设立氦气矿权区的政策制定提供了技术支持,为国家及相关企业在渭河盆地及相关盆地进行工业性含氦气藏勘探提供了理论依据。